11 月 6 日下午,青岛大学护理学院于医学教育综合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秋季学期第三场研究生学术论坛。本次论坛以 “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 为核心,邀请护理学院研究生吕云、机电学院研究生王仁浩分别作专题报告,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吸引众多师生及行业同仁参与,为护理服务优化与数据算法赋能医疗健康提供了多元学术交流平台。论坛由护理学院张彩顺老师主持。
吕云以“患者旅程地图的构建与应用” 为题,系统阐释了这一医疗服务可视化工具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价值。报告从患者旅程地图的定义、起源与分类切入,清晰拆解其 “时间轴 + 任务轴” 的核心框架,详细介绍流程图、时间线、混合形式等多元呈现载体。在实操层面,她按 “明确范围 — 组建多学科团队 — 数据采集 — 阶段划分 — 触点识别 — 内容呈现” 的逻辑,层层递进讲解构建全流程要点,并结合老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创面管理、门诊镇静患儿诊疗等典型案例,具象化展示该工具在精准识别患者痛点、优化服务流程、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照护质量中的应用成效。报告尾声,吕云围绕 “抽象体验如何转化为落地改进方案”、“不同疾病群体地图差异化设计” 等问题发起探讨,引发现场对工具应用场景拓展的深度思考。


王仁浩聚焦“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s)自适应解法”,深入解析其技术内核与医疗领域应用潜力。他指出,PINNs 突破传统神经网络纯数据驱动的局限,通过融合物理定律,构建 “数据损失 ”、“ 物理损失” 的双重优化机制,实现减少数据条件下的高精度预测,为医工交叉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报告重点分享了该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落地场景:结合医学影像与流体力学方程模拟血流动力学,助力动脉瘤风险评估;通过反应 - 扩散方程校准生物参数,实现肿瘤生长精准预测;基于生物热传导方程优化消融手术方案,保障治疗安全性与有效性。这些应用场景为护理流程优化、精准护理实施提供了全新技术思路,凸显了数据算法与护理实践的深度融合点。


提问互动环节,现场师生与线上同仁围绕患者旅程地图的跨场景适配、PINNs 自适应解法的落地、不同数据条件下的算法优化策略等问题展开热烈研讨,两位主讲人结合自身研究实践逐一回应,进一步深化了学术认知与跨学科协作共识。

张彩顺老师在总结中表示,两场报告分别立足护理服务提质与前沿数据算法创新,既扎根行业实践需求,又彰显跨学科思维魅力,充分展现了各专业研究生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创新能力。未来,护理学院将持续搭建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常态化开展聚焦行业前沿、兼具理论深度与应用价值的学术活动,推动不同学科领域的思想碰撞与协同创新,为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